陈中华
陈中华:翻身不要忘了毛主席、幸福不要忘了习主席

陈中华:翻身不要忘了毛主席、幸福不要忘了习主席

陈中华.jpg

  今天,南街村已经被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第一雷锋村”;全村已经有90%的村民成为十星级文明户,享受着村集体发放的一切福利待遇。

  南街人崇尚集体主义和傻子精神,他们提倡团结互助和共同富裕,他们在显著位置贴出的标语是:“这个世界是傻子的世界,由傻子去支持,由傻子去推动,由傻子去创造,最后是属于傻子的。”这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

  南街村已经建成“三无”(无辍学、无不孝子女、无犯罪)和“三有”(有理想、有技术、有文化)先进村。

  我们说南街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毫不夸张的!

  村民不需要防盗门、防盗窗,职工要参加军训,村民自己组织的民兵是维护南街村治安的坚强基石。

因为南街村实行集体主义经济,所以经济增长极为迅速,而且这种增长还是公平的、共同富裕的。

  现在在南街村,村民们没有任何一点经济、思想压力,他们实行的是“工资+供给”的分配制度,村民享有包括住房、食品(每月三斤肉、两斤油、两斤蛋、四十斤面、饮料、水果、烟、水)医疗、教育、养老在内的14项福利,统一配置花销,一切由集体“买单”,也就是说:免费!

  在南街村,年轻人结婚,由村里办集体婚礼,结婚后就能分到新房子住(三室一厅92平方或两室—厅75平方),里面的装修、家具、水箱、电视机、炉灶等一切生活用具村里统一配置,村民只需带上被子、衣服和锅碗瓢盆即可入住。小孩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大学都由村里全包;老人去世由村里出面办理丧事,一切费也是集体负担——可以说南街人一生中无论什么事,根本不用自己花一分钱。

  集体主义的温暖,让村民们有事情可以去找村委会、找集体、找大家,而且这些问题还可以得到彻底放心的解决,所以,南街村的人经济上没有负担,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南街村简直是人间天堂。

早在20世纪末,南街村就实现了共同富裕,建立了五免保障体系;如今,南街村正在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就是毛泽东指出的共产主义方向,也就是共产党人终生为之奋斗的方向!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在入党宣誓时都曾高声读过的内容。

  全国百强村都是集体所有制,全国还有8000多个集体村。但是,其他60多万村庄还在小农经济中苦苦挣扎,有些偏远农村生活还相当困难。农村怎么办?其实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走毛主席的路,农村就能实现共同富裕。小农经济势必导致穷的穷、富的富,穷人大多数、富人一小撮!

  大片土地荒芜无人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只有走毛主席指明的康庄大道,集体种植、机械化生产、大办集体工厂才能彻底脱贫致富。南街村、华西村、大寨村、刘庄等先进的集体村就是榜样。中央应该号召全国农村学习南街村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尽快实现共同富裕。

  2013年3月28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来到常熟古里镇田娘农场,走进麦地,站在田埂上向农民了解家庭农场情况。当地农民介绍说,土地流转后要经过整理再耕作,能用大机械,产量收入都上去了。李克强说,土地也能产出黄金,但小块不行,要靠大块,一户农民一亩三分地那能行吗?(新华视点 记者赵承 李学仁)

  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是个典型,正是这十八户农民的伟大壮举,孕生了建国以来空前的具有极大争议性的土地革命,小岗村的壮举,的的确确让广大农民在八十年代中前期得到前所未有的物质上的满足,同时也是中国农村一次在农业问题上的革命,一次质的变化。它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这在当时背景下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我要说的是小岗村模式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并不能让农民真正的富裕。小岗村模式从实现九亿三千万农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眼光看,我们的富民政策的的确确是出现了偏差。

  如果说小岗村分田到户给当时中国农村摆脱贫穷开了先河,迎合了当时关于农村问题的第一次飞跃,即把农民从人民公社解放出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解决温饱问题这一思想,那么小岗村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分田单干了三十年,其结果如何?作为全国学习的典型,它的优势又在那里?这不得不让九亿三千万农民再次迷茫,不得不让所有关心“三农”问题的人再次深思!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小岗村一直是全国农村学习的楷模,它真的走上富裕了吗?沈浩到底为小岗村输了多少“血”?政府到底为小岗村输了多少“血”?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余谦对这个问题不肯透露。不过他介绍,仅修通“小岗快速通道”,就花了1200万元。还有知情人事透露,沈浩争取到一笔800万元的财政专款,作为小岗村发展基金。同时建“大包干纪念馆”的300万也是沈浩从上面争取来的资金。2004年底,当得知国家即将对“三农”增加投入资金后,沈浩立即行动,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补助资金。2005年6月,村里四幢楼房建起,每户自筹4万、村里补2万后,徐庆山等26家危房户,搬进户均160平方米的小洋楼。然后又争取到一笔补助资金,给每户补助2万至8万元。122户小岗村民,全部翻建了新房。目前,小岗村友谊大道两侧,鳞次排列着红顶白墙的两层小楼。这就是所谓的典型,真正意义上的小岗村!

  不论管怎么说,小岗村的农民的确还是忘不了沈浩这个救星,因为他是下派干部,有两个优点,一是他确实与其他下派干部不一样,他把自己当成小岗人,真心为老百姓做事;二是他背后有个‘大财神爷’做靠山,对小岗村有好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困惑了的包产到户的小岗村带头人曾多次到南街村,华西村等坚持公有制,走集体发展道路的村庄学习取经,2006年春,沈浩带着大包干发起人、村干部等13人,到南街村“学习集体经济经验,反思小岗发展之路”。临走时他在南街村档案馆留言簿上,真诚的写下了“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十七个忏悔的大字!

  面对小岗村这样一个被政治目的推动的假的全国典型,沈浩的内心在忏悔,九亿三千万农民再次迷茫,所有关心“三农”问题的人都在深思与愤怒!小平同志晚年多次强调,农村必须实现第二次飞跃,即发展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不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农村改革就是失败的。

  那么中国农村的道路到底该怎样走?农村到底需不需要第二次飞跃?怎样飞跃?何时开始第二次飞跃?小岗村的困境,又是不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治理制度的困境?沈浩的困惑,同时是不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困惑?农村改革的光明到底在何方?我们的路是不是越走越偏了?曾被我们当做农村改革的典范,标榜了四十多年的小岗村”还能不能代表中国农村的前进方向?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五十年不变!“长久不变”、“永远不要变”,依据到底是什么?中国的“三农”政策变与不变到底谁说了算?

  面对当今搞的正在热火朝天的的“城镇一体化”,公司加农户,等制度推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好像就指日可待了。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个人认为,这又是一个终将失败的错误政策,“城乡一体化”,公司加农户,真正符合现实农村的实际情况吗?非也! “公司+农户”模式的推广,只能是新的农业危险的开始。“公司+农户”其实就是先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再由龙头企业整合小农的形式。在这里公司是占主导地位的,农业要发展,农民必须依附于公司。结果是公司获得农业产业的大部分收益,农民从农业产业中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小。到头来无奈的农民只能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也可以说农民最终走上的只能是一条被逼无奈不归路。结果只能是大资本下乡,变相剥夺农民的利益,逼着农民破产,最终造成各种矛盾的激化,黑社会猖獗,黄赌毒泛滥,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国家政权因此动摇。

  农村包产到户使农业倒退到封建的小农经济,从浇地,施肥,留路,人员的浪费蔽端很多,制约着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本身几个人就完成的事,现在需要家家户户几百几千人去干。希望国家象管理企业一样管理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合理分工,不仅能够提高效益,节省资源,还能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包产到户最早出现在1956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1957年夏季,温州地区各县有1000个农业合作社实行了这种办法,但随后受到批判。1978年春天,为了抗御旱灾,安徽省不少生产队也实行了包产到户,至1979年全省约有10%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生产责任制。同时,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自治区的一些穷困生产队也实行了这种生产责任制。最早恢复包产到户做法的是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大队(小岗村),这个村后来被高度评价为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

  这种情况下,1980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在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对于包产到户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并肯定了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尔后,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我认为,农村土地包产到户是个错误的大政策:

  1、农业生产力整体上明显下降

  包产到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是一些人的结论。然而,这个结论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包产到户后一些人主要是而且也只能是劳动力多、劳动力强的家庭,在自发动力之下通过多劳作而实现了有限增产。但农业生产力是多种要素的结合,这点积极性与其它生产力要素的损失比较起来,无异于杯水车薪。包产到户,使农村生产力要素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受损。

  1、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设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劳动资料,它在保证干旱和水涝时期农作物稳产和平时的高产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水利设施建设非集体大协作莫属,一家一户根本无能为力,因此,30多年的包产到户,不但使本来就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还需要扩展和加强的水利设施建设停滞,而且使已有的水利设施逐步损毁。按照官方公布的数字,全国近年来已投资或计划投资除险加固的小型病险水库一项就达到近5万座。世界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已经面目全非。2010年西南地区遭遇大旱,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无收,原因就是水利设施严重损毁。水利设施损毁严重,不但使干旱、水涝时期的农业生产能力大大降低,而且正常年份的生产能力也要受到明显影响。

  2、土地肥力不断下降

  土地同样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劳动资料。在集体化时期特别是学大寨时期,很多贫瘠地、坡耕地、盐碱地得到了改造,形成了一大批稳产、高产田。包产到户后,农田基本建设完全停滞,按照江西省樟树市芗溪村村民胡细珍说法:“用的还是大跃进的水,种的还是学大寨的田。”就全国范围而言,在18.26亿亩耕地中,坡耕地仍有3.6亿亩。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57.7%,怒江流域占到68.4%。农田基本建设完全停滞,明显阻止了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但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包产到户后,一些种粮大户存在短期行为,过度使用土地而又舍不得基本建设投入;普通农户由于资金、能力、种植习惯以及短期收益等原因,“有些人甚至宁肯放任水土流失,也不支持各级部门关于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这无疑成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在已有的水平上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如东北的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救救黑土地的呼声。土地肥力的下降,就意味著农业整体生产能力的下降。大量使用化肥,只能救短期,不能救长期。

  3、农业生产完全丧失管理协调

  现代政治经济学已将管理归结为生产力要素。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在集体化时期,即使管理水平不高的生产队,至少也能做到两点。一是合理搭配劳动力,使不同生产能力的人在不同的生产环节上能够有效发挥,形成整体合力,总体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二是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如今年种小麦的地,明年一般要改种蚕豆。因为蚕豆的根瘤菌能改善土壤,肥沃土地,使土地得以休息养生。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的管理协调完全丧失,处于自由放任状态。在劳动力搭配上,由于一般家庭无法适应生产分工,壮劳力就不得不去干剪红薯苗这一类轻活,半劳力就不得不去干体力重活;有专长的人得不到发挥,无专长的人要去干不熟悉的农活。前者是有劲使不上,后者是那点劲不够使,形不成整体合力,总体生产效率肯定降低。在土地资源使用上,由于一家一户分得的土地有限,以及个人偏好等原因,土地资源无法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土地越来越贫瘠,如果没有化肥的大量使用,产量早就明显下降了。

  4、农业机械化进程严重受阻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靠科技,而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高效收获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但现阶段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因为一家一户的土地面积较小而且较为分散,地宽者十几米,地窄者两三米,机械化操作十分困难,不得不恢复劳动强度大的人工田间劳作,重蹈了几千年的覆辙。手工田间劳作效率和强度之大与机械化操作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农业生产技术是倒退还是进步不言而喻。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包产到户后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群中形成的那一点自发动力是多么微不足道。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回某玉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这说明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停滞一项,就对农业生产力形成了重大影响,其造成的损失无疑远远超过了包产到户带来的那一点薄利。

  2、农村集体经济荡然无存

  1、农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

  改革献策者们将包产到户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其理由是:家庭承包土地的所有权仍属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并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但这些书斋学者们忽略了这样一种实际情况,联产承包既没有联产分配,也没有上缴集体积累、没有承包关系的家庭单干,集体所有权真正被严重虚置了。在个人利益至上的情况下,往往是先满足自己的,不考虑集体的,被迫按规定交国家的。根本做不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至于承担义务想都不要想,整个农村集体经济纯属一个空壳。

  2、乡镇企业衰落夭折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被彻底否定后,乡镇(社队)企业除极少数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企业转手个人承包后得以发展下来外,大部分农村社队企业都逐渐衰落夭折了。社队企业的衰落,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它不但严重损毁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局面,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社队企业消失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必然会在农村造成很多相对贫困甚至是绝对贫困。包产到户后,农民主要得益于农产品的大幅、持续提价,但农产品提价毕竟是有限的,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都将成倍增加,“三农问题”严重恶化,包产到户的神话将会被击得粉碎。

  另一方面,社队企业消失又为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分享中国人口红利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严重摧残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包产到户后,除了像南街、华西等8000-10000个坚持集体经济地方,由于社队企业一直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不但没有人外出打工,而且帮助其他农村地区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外,大部分的中国农村都要面临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所以,尽管外资和私营企业给出工资特别低,工作环境特别差,劳动强度特别大,还是有2亿多农民兄弟姐妹蜂拥前往,遭受严重的剥削,而2亿多农民工创造的红利落入外资和私营企业腰包后,尽管GDP在持续增长,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已被严重削弱,农民的福利没有相应保障,总体收入相对下降,不但使城乡差距在持续拉大,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形成了发展瓶颈。

  3、集体事业全面衰落

  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凭借强大的人民公社集体资金资本的快速原始积累,村办小学,村办养老院,村大队部,村卫生室,村机械队等公益事业,公共生产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庄功能逐步齐全,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开始有了东方红大拖拉机,农村开始走向高效率的机械化农业,这时,农民也有了农户单独经营土地的物质基础,为分田单干创造了个体劳动工具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生产的资源条件,由于人们自私自由主义思想的鼓动,对物质直接占有欲望的萌生,使本来刚刚复苏的中国农村大农经济,随着小岗村人的一面改革大旗的树立,中国农村一下倒退到中国农村几千年来一直按于“本分”的小农经济,中国农村重新陷入中国历史上无法克服的小农困境,于是现在出现了在目前体制下无法解决的三农问题。从而加速了城乡的收入差别,加大了城乡人们的贫富悬殊。自从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村很难哪怕办成一项公益事业,很多人民公社时期公共发展基础设施资源,被逐步损毁,而无人问津。南方靠集体力量修葺的公共水渠,被人为破坏,因此,由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白白耽误一季收成,北方的排水沟,抽水渠被人为私有霸占,也由高效的大功率抽水机,换成能耗大的小潜水泵,当然,由于农户地块的零散分配,很多高效率的大机械,被迫改成低效率的小机械,这标志着生产力的倒退。

  所以说:人民公社的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断送了农村发展高效产业的能力,拉大了城乡差别,加剧了城乡人们的贫富悬殊,使农村只能发展低效益的农业产业,并使农业生产关系和新生的高科技机械化的生产力需求产生严重的矛盾,使生产力被迫倒退,生产效率被迫降低,因此出现了现在农民收不抵支,纷纷弃耕经商,弃耕进城打工,从而出现了大片大片土地撂荒现象。

  3、农村相对贫困普遍增加,绝对贫困大量存在

  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2010年农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这说明起码在12年中,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相对贫困一直在增加。而问题还在于,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太大,农村居民增幅高几个百分点作用甚微。以2010年为例,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前者是后者的3.2倍。假设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加10%,增量为592元,城镇居民收入增加6%,增量为1146元。2011年城镇居民的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1倍,差距只缩小了0.1倍,起不了多少作用。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的条件下,个体农民靠种地已经很难形成利润,副业收入同样比较微薄,外出打工创造的价值的大头又进了私营老板和外资的腰包,因此,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农村相对贫困的趋势。

  包产到户后,官方只看到了部分地区和人群中劳动力多、劳动力强的家庭实现了有限增产,看不到劳动力少、劳动力弱的家庭可能减产,更看不到他们的困境。在网站上,我们时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只有几岁的孩童背着比他们高得多的草禾在吃力地行走。这类家庭就是典型的劳动力少、劳动力弱的家庭。尽管还应该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都派上了劳动用场,但这类家庭往往还是每况愈下,十分贫穷。

  这种家庭在农村相当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农村孩子早早辍学,为什么不少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有的干脆撕毁录取通知书,外出打工的原因。家庭劳动力弱,种地仅够勉强糊口,再加上集体事业衰落后,外出打工只能得到微薄的小头,两种情况叠加,短期内同样无法改变农村存在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局面。

  4、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丧失作用,政权面临挑战

  首先,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重要基础。包产到户后,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大家各顾各,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是“失去了统的基础”,二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能力,因此农村普遍存在“依靠党组织还不如依靠暴发户”的现象。以前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不再具有号召力和感召力。“无论是对上完成任务,还是对下解决问题,往往因集体经济困难而束手无策,直至问题成堆,无法着手工作。”

  其次,在金钱至上的大氛围下,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都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人民公社时期群众把思想进步、政治荣誉看得很重,开会学习很积极。而如今的农村党员都很少开会,难于开会。长期不交党费是十分平常的事。大家的心都在钱上,而不在政治荣誉上。党组织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自然消失。

  其三,爆发势力严重干预基层政权,政府公信度不断下降。在家庭经营条件下,国家每年拨给农村的扶贫款、项目款、银行和信用社发放到农村的贷款大都集中扶持了少数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造就了一批暴发户。随着…个体及私营暴发势力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垄断了当地的地矿资源及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黄金地段,并且随意买卖,暴利横生。当个体及私营暴发势力拥有的财力超过了一个基层政权拥有的财力,势必危及基层政权,乡村一级就不必说了,就连很多县一级政权已受到这些暴发势力的严重干预。有些暴发户干预甚至插手政策制定;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人大、政协,甚至买官;干预执纪执法;等等。爆发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渗透、支配基层政权,必然导致政府的天枰倾向富人,使“政府的公信度不断下降,干群矛盾不断升级恶化,突发事件有增无减,小到几十人的群体上访不断,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围攻县政府已不为罕见。面对这种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恐怕已经无可奈何。

  农村爆发势力干扰插手农村基层政权,还只是一个现状。从发展的趋势看,这些爆发势力必然成为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坚力量。“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中国要发生改旗易帜,也逃不出这个历史铁律。就像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的发展,氏族内部分成了很多集团,“其中每个集团都有好多新的共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在氏族、胞族内是没有存在的余地的,因而就需要创设新的公职(打破氏族制度,笔者注)来处理这种利益”一样,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经济的全面衰落,包括农村在内的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很多新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的,要求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这些利益集团的共同政治追求。我不否认帝国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民众灌输资本主义价值观,策动颜色革命的作用,但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国内不少人特别是党内不少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存在打破现存所有制的主观动机和追求,帝国主义的颜色革命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我们党现在的执政权利和社会主义制度所面临的挑战,与原始共产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具有同样的性质。所不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所面临的挑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一些资改派精英利用我们认识判断上的失误,处心积虑地设计的改革政策的结果。

  5、思想道德全面滑坡倒退

  在农村集体经济时期,由人民尤其是工农劳苦大众当家作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物质财富实行按劳分配,不存在贫富悬殊,不存在富人和穷人。经常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先进典型事例宣传,在那个时代,没有吸毒贩毒,没有赌博,没有黑社会,没有土匪恶霸,没有杀人越货,没有卖淫嫖娼,没有三妻四妾、二奶三奶。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优良的社会风气、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上十分罕见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鱼水情深;党政各级干部普遍都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也偶有贪污盗窃、堕落腐化现象发生,但都能够及时制止,不会蔓延扩散;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处处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尚,爱国家、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风气,集体主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公而忘私的精神均蔚然成风,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包产到户后,社会主义教育被当作左的东西否定了,宣传的是小岗村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农村党组织不起作用了;追求金钱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唯一价值取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思想道德必然全面滑坡,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偷盗现象十分严重。集体化时期的农村,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小偷小摸现象极少。农民思想道德全面滑坡后,大规模偷盗时常发生。有的暗中成立偷盗团伙,偷农村的猪牛羊,偷国家的通信设施、电力设备,盗伐集体树木;靠近铁路的偷货运列车,靠近石油的偷石油,靠近煤炭的偷煤炭,等等。

  二是抢劫、强霸已不鲜见。村匪路霸曾是社会治安打击的重点,如今仍然在危害农村社会。有的在农村欺行霸市;有的拦截汽车进行抢劫;有的设置路障,强行讨要过路费,甚至发展成为整个村的集体行为。

  三是赌博成风。农村赌博随处可见,因赌博弄得家庭不和、夫妻反目的事情经常发生。

  四是不孝敬老人现象大量存在。在小岗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精神影响下,不少农民自私自利甚至极端个人主义膨胀,最典型的莫过于为了自己过得舒适,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顾了。这种现象农村有目共睹,无须赘述。

  五是集体化时期农村青年普遍存在的上进心已荡然无存。现在的农村青年普遍不问政治,热心于贪图享受,醉心于赚钱包括用不正当手段赚钱。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新中国农村建设发展60多年的历史证明,前30年逐渐发展起来的集体化,虽然也存在不足,也走过弯路,体制还需要改革调整,与集体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完善。但是,农村集体化的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缩小了农业现代化差距,保证了粮食的大幅增产和粮食安全,而且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成绩是巨大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少数农村和生产环境特殊的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有其权宜性,但总体上推倒农村集体经济明显是错误的。它既在整体上削弱了农业生产力,又给农业和农村带来了不少严重问题,还使我们丧失了在农村推进集体化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即使在少数不适应集体化和生产环境特殊的农村,包产到户所蕴藏的那点潜力早已释放干净,要走出新的困境,都需要面临如何重新集体化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突破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问题,正确认识和重新评价集体化及大寨精神,改变不当的宣传导向,纠正不当的改革路径,取消不合时宜的改革办法,大力宣传华西、南街、周庄等坚持集体经济、实现高速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经验和做法,使其成为农村社会的主流取向,组织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生活。

  另外,我认为;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完全是在瞎折腾,实际的现实就是劳民伤财资源浪费,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劣。更实际的现实就是导致中国共产党失去领导工农的权力,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农民和中国工人,是完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劳动生产的,中国共产党根椐国民需要,有计划地让农民工人生产,工农的生活幸福,党国的政权稳定。搞市场经济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农民和工人推向市场,失去领导的农民工人只好给资本家打工,拿资本家的工钱被资本家的剥削听资本家的话受资本家的领导。无形中中国共产党失去了领导工农的权力,这个后果是十分严重。

  中国政府应该尽快纠正,改革开放中的错误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千方百计地吸引外资,让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办厂,用中国的人力和土地水电矿产资源制造外国所需产品,出口卖给外国,中国赚了很多外汇。但是,中国的外汇却买不到外国的先进产品,外国不卖给中国,肯卖给中国的都是低端产品和垃圾。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就花不出去了,只能买美国债券吃利息。就这么循环至今,中国现在拥有很多外国债券。外国债券就等于欠条,白纸一张,美国是不可能还给中国的。

  并且,滥采资源破坏环境制造东西出卖给外国,造成中国现在资源匮乏,雾霾常生,给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矿产资源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美国是藏着矿产资源不开采只印钱购买外国的矿产资源,日本是买了外国的矿产资源埋在地下填在海里,而中国是到处开采矿产资源出卖给外国。

  理论是不是真理绝不能由主观说了算,必须经受客观现实的检验,如果我们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观察发现,理论与我们所观察到的客观现实相符,那就证明它是真理,反之,如果我们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观察发现,理论与我们所观察到的客观现实不符,那就证明它是谬误,理论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误,只能由客观现实来决定。

  首先;通过一个例子比较一下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一个班有100个学生上课,现在要给学生们排坐位。应该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呢?有两种选择:第一,抓阄,抓着什么位置坐什么位置,但是这样一来,矮个子的、视力不好的学生可能就坐在了后排,他们的听课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第二,由老师按身高和视力排位子。不过这样在高个子和视力好的人眼里就未必合理了——长得高是错误吗?视力好是错误吗?

  抓阄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发挥个人优势(如果嫌抓阄不过瘾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自由抢坐,包括武力),这样一来,可以充分的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因为身高和视力不好而又坐在了后面的学生的听课效果又如何保证呢?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看,他们是活该自己倒霉。不过,他们听不好课,他们就有可能就直接不好好听课了,自暴自弃,在班上交头接耳,坐小动作,影响课堂秩序,反过来也会影响别人听课,这个恶果谁来付?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颓废主义盛行的原因。因为真正的公平没有了,某些个体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无人管,人人只管个人利益最大化了。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首先关注的是整体利益最优,所以才会有雷锋,才会有助人为乐,人们才会追求精神享受和精神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得到了多少物质利益,所以,陪陌生人聊天都要收费,还美其名曰“心理医生”;给人指个路都要收费,因为“信息值钱”。回家陪自己的父母聊天要不要收费?为教育孩子学好打他两巴掌要不要让孩子给自己打欠条?当我们眼里只有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兽性的社会——甚至连野兽都不如!野兽不会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杀死同类,它们会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权利和地盘而争斗,但谁都不会去杀死失败者。而人类呢?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同类的黑枪之下,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是死在自己曾经的朋友手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个体,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为达到这个目的,都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所谓的法律只是为了防止过度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既便如此,违犯法律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制度使然。让人们首先考虑如何实现个体最优的制度本身就是在放纵人们的贪欲,而所有的经济犯罪行为都是由贪欲而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则不然,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要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自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的制度本身就是在努力让人们去控制自己的贪欲、让别人生活的更好。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犯罪行为自然要少的多。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制度优势。举个例子,一家私营企业可以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去偷排污水,一家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集体企业却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相比之下,哪种企业对社会更有利?

  本来,当人类解决了生存需求之后,更多的应该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人都在贪婪的追求物质满足,结果是越富有就感觉越不满足。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财富就象海水,喝得越多就越渴。越富有却感觉越忙碌,越没有时间享受生活。这又是何苦?人生下来难道就是为了受罪吗?正如老子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物质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而且,人们会因为对物质的追求而暴发无尽的冲突(极端形式就是战争)。这与人们追求幸福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金钱只是人类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类生活的目的。有钱和幸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钱代表的是物质满足,而幸福代表的是精神满足。有句话叫“助人是快乐之本”,这句话有道理吗?有。助人之后可以获得“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本身就是需要别人来承认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当中。但是,站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站在追求物质满足的角度看,助人为乐无疑是错误的。获得物质满足不代表幸福,幸福产生于工作的过程之中。当所有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手段就异化成了目的,真正的目的却达不到了。而且,所有的人都放纵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就意味着要透支地球的供给能力,结果就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环境恶化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追求来追求去究竟是为了幸福呢还是为了自杀呢?

  中国自经济体制转型以来,社会发生急剧变动,而且长期以来法治不彰,贪官横行,少数人先富起来,富得冒油,而且富得令人莫名其妙,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弱势群体仇富情绪弥漫。凡此种种老百姓看在眼里,一股怨气憋在肚里,这种负能量的积累后果十分严重。

  当今中国很多社会问题,都是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的太远的结果,然而,中国的现实是,一旦有人指出过度市场化的不良作用,立即有一批人跳出来说:你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是反市场化,是极权。这种极端化的思维比较幼稚或偏执,似乎世界上只有非此即彼两种选择。要讲大道理也很简单——市场化讲究竞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如果只有彻底市场化,那么,失败者只好自认倒霉,某些国家大量的贫民窟就是一个例子。而好的政府应该起到的作用是,为失败者或刚起步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即便失败,也不至于彻底绝望,政府还给“竞争失败者”提供了重头再来的可能。因此,政府力量对彻底的、过度的市场化进行调整,并不是反对市场化,而是让市场的自由竞争更加公平、更有保障。非此即彼的对立观念,对于理解这一选择没有益处。

  但是,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为何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两者极端对立的概念,在中国会有如此强大的舆论基础?这里不得不说到外国资本在中国市场化中的角色。只有中国彻底市场化,外国资本才能在中国如鱼得水,凭借它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自由竞争”中挤垮中国资本,占有最大份额的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只是有控制的市场化,而不是绝对自由的市场化,也不是在腐败权力配合下急速滑向彻底的市场化,那么,外国资本可能占据的主导地位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国内资本配合外国资本大肆分赃的蛋糕也会缩小。因此,外国资本以及他们的代理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中国市场化越彻底越好,以便他们大展拳脚。因此,当今天的中国不得不面对过度市场化造成的问题时,以外国资本为背景的舆论,常常会说:那是市场化还不够、还不充分的结果。但是,当中国全面彻底市场化后,外国资本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它会用实际方式安抚“竞争失败者”吗?它只会拿着他的巨额利润走人,并理直气壮地说,那是你们政府的事情。然而,当所有资源都被市场占有,政府又能拿出什么来给“竞争失败者”提供保障呢?

  所以,当中国政府要实行有控制的市场化时,首先提出反对和质疑的,往往都是外国资本。例如,医疗如果由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外国资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巨大的市场被缩小了,能够挤入的余地很小了。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所操纵媒体和舆论,往往会把政府的行为歪曲成计划经济、反对市场化。 在其背后,我们不得不警惕外国资本的鼓动能力。一旦中国的市场化不再是彻底的市场万能思路,外国资本攫取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就降低,外国资本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作用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这是他们必然要大大反对的。事实上,市场化从来都不是万能的。虽然西方理论中有一个流派以市场化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西方社会同样有不同于此种观点的流派,并在具体政治中得到体现。当今中国在教育、医疗、住房问题上已经遭受过度市场化的危害,在电视乃至网络等媒体上,现在就应该开始寻找一种方式,既能实现良性的市场化,又能避免过度市场化的弊病

  几千年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辛勤劳作的剩余,以金银珠宝的形态留于世。在封建王朝时代,皇权至上,金银珠宝大都集中于皇宫。“火烧圆明圆”,强盗们掠夺走的是许多代中国人创造出来、节省下来、留给后代的财富。国民党政府撤向台湾岛,带走的是属于当时4.5亿中国人的黄金储备。战火的摧毁,撤离大陆之际的有意破坏,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工业设施、公共设施所剩无几。1949年,在中国大陆,成规模的生产要素只有两样:土地、人(大部分是农民)。

  面对一穷二白,中国共产党率领4.5亿中国人,白手起家!农民劳作于土地,生产出农产品,是主要的积累来源。农产品出口,(主要从苏联)换回原材料、设备、技术、建设工业。农民、工人一方面维持最低限度的消费,勒紧裤腰带,一方面埋头苦干,接近极限地劳动。科学工作者们基于责任感,忘我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甚至以算盘代替计算器,计算庞大的数据,创造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奇迹。极有限的战略威慑力量,吓退了外来入侵。

  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由强有力的政权统一配置资源。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国际封锁的恶劣环境里,快速地建设起初具规模的工业和公共基础设施。恰恰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以粮票、油票、布票为表征的绝对平均分配,使得即使在最困苦的时期,绝大部分人还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

  据说,“市场机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是建立在若干假设的前提之上的。比如:参与到市场中的所有主体(个人和企业)都分散决策,所有主体都是自利和理性的,所有主体都不造成外部经济效应,云云。分散决策”?数以亿计的主体各行其是、自己做主?知识的欠缺、信息的不完整,主体们只能是迷茫、无所适从、摸着石头过河。盲目、混沌只会带来浪费,不会有效配置资源。“自利和理性”?自利和理性彼此就有自相矛盾之嫌。现实中,见利忘义、利欲薰心,屡见不鲜。

  如果是经营一家公司,当然是计划得越周密、管理得越严谨、部门与部门之间步调越统一,公司的效率就越高,效益就越好。扩展到一个国家,统一经营整个国民经济,道理也该一样。何况,有的大型公司的经济活动规模,比有的较小国家的全部经济活动规模,还要大。无处不至的计算机互联网,高速运算的超级计算机,为实时地、不间断地收集和处理全部经济主体(个人、企业、政府)的经济数据,为精确地、极速地、高效地统一配置资源,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计划经济本有的优越性,已经能够发挥。

  关于“变”与“不变”的理论,应该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即究竟是“变”好,还是“不变”好?应该看具体事项,不应一概而论。某事项需要变时,对其进行变革,就是正确的。如果某事项不需要变时,却对其进行变革,就是不正确。究竟是“改革”好,还是“不改革”好?同样也是要看具体事项,不应一概而论。某事项需要变时,对其进行改革,就是正确的。如果某事项不需要变时,却对其进行改革,就是不正确。所以说,离开具体事项讲“改革”,“改革”无所谓正确还是不正确。对于改革的正确态度,应该首先区别什么事项应该改革,什么事项不应该改革,而不应该盲目笼统不加区别地认为1.“凡是主张改革都是正确的”。2.“凡是继续改革都是正确的”。这样,就出现了新“两个凡是”的问题,重新犯认识论上的错误。

  搞市场经济,以为私心可以刺激生产力,提高积极性,就充分利用私心强国,我认为;搞市场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导致经济危机;在收入的分配上,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贫富的矛盾;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面,会产生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也就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变坏,劳民伤财,贫富不均,民无诚信,官无道德,人民为了钱坑蒙拐骗,官员为了钱贪赃枉法,政府为了钱出卖土地矿产资源,搞市场经济完全是在搞垮中国。

  市场经济逼迫人人必须学坏,社会面貌也就势必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罪恶丛生!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对市场经济的弊端作了许多研究,也提出了不少理论,主要如下十点:

  1有限理性,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消费者和厂商的理性都是有限的,这使得他们不知道,也不可能作出最优决策。

  2不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资源配置再次扭曲,劣货驱逐良货。为此,人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来进行矫正。

  3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决策经常失败,造成世大的损失。

  4外部性,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

  5在公共物品的生产方面,完全失去调控效力。

  6在宏观上,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政府干预。

  7从动态来看,市场经济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总会发生波动。

  8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在供过于求,大量资源已经用于生产超过市场需要的产品时,价格才下降。此时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9市场调节是一种成本巨大的调节。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下降,生产减少,这意味着许多的工厂要破产,工人要失业。

  10市场调节是一种迟缓的调节。在价格下降之后,生产并不立即就减少,而是还要继续维持以往的生产势头,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候之后,生产才能减少。在这个生产逐渐减少的过程中,又有大量的资源浪费了。具体到我国,也许还应加上无序竞争带来的浪费和低效率。

  本来,当人类解决了生存需求之后,更多的应该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人都在贪婪的追求物质满足,结果是越富有就感觉越不满足。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财富就象海水,喝得越多就越渴。越富有却感觉越忙碌,越没有时间享受生活。这又是何苦?人生下来难道就是为了受罪吗?正如老子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物质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而且,人们会因为对物质的追求而暴发无尽的冲突(极端形式就是战争)。这与人们追求幸福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金钱只是人类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类生活的目的。有钱和幸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钱代表的是物质满足,而幸福代表的是精神满足。有句话叫“助人是快乐之本”,这句话有道理吗?有。助人之后可以获得“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本身就是需要别人来承认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当中。但是,站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站在追求物质满足的角度看,助人为乐无疑是错误的。获得物质满足不代表幸福,幸福产生于工作的过程之中。当所有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手段就异化成了目的,真正的目的却达不到了。而且,所有的人都放纵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就意味着要透支地球的供给能力,结果就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环境恶化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追求来追求去究竟是为了幸福呢还是为了自杀呢?

  1、水资源枯竭:许多科学家预言,水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最缺乏的资源。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不也在2007年12月3日说洁净水资源短缺可能成为未来国家间发动战争的“有力诱因”吗?

  2、海洋被污染:赤潮频发、石油污染严重、废弃物过度排放……

  3、臭氧层被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可是仅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如果没有臭氧层的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都将消失。

  4、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现在,地球上每分钟就有10多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也就是说沙漠正以每年70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日趋严重的荒漠化正威胁着10多亿人的生存;与此相关的粮食危机也逐渐表现了出来。

  5、温室效应:导致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6、大量物种消失:2007年4月,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开幕,从大会上传出的消息是:全球目前已有34000多种野生植物被列为濒危物种;每年1000个物种消失,物种消失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地球上近1/4的物种在未来50年内将遭受灭绝之灾。地球是一个大生物圈系统,如果它的平衡被严重打破,人类绝对不会独善其身。

  7、森林面积减少: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对环境具有重大的调节功能。人得肺癌活不了,地球得了就能活吗?

  8 、至于其他的废物质污染、核污染、基因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就更不用提了。

  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危害国家稳定;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农村进城农民,他们大多是在企业里做工,在餐饮行业从业或是做小商小贩。他们中也有人自己开办了个体企业,但,由于农村进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在市场化经济活动中根本就没什么竞争优势。为了生存,他们普遍采用竞相压价,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手段,来恶性竞争。这不仅破坏了市场化经济的环境,更恶劣的是,还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没有多少文化,而又法律意识单薄的农村进城人员,在竞争中往往采用暴力等极端手段打击竞争对手。而且,一些进城后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回去的农民,不等不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更有甚着,以偷盗,抢劫为生。而他们流动的特性又是他们在做了违法犯罪行为后极易逃脱,使公安机关的抓捕工作往往事倍功半。而,这又是他们心存侥幸,变本加厉。

  总之:搞市场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导致经济危机;在收入的分配上,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贫富的矛盾;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面,会产生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也就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劣,劳民伤财,贫富不均,民无诚信,官无道德,人民为了钱坑蒙拐骗,官员为了钱贪赃枉法,政府为了钱出卖土地矿产资源,武官没血性,文官没德行,国家无主权,人民无尊严,搞市场经济可能会搞垮中国。

  社会主义是将生产资料归还全体人民共同占有,公有制创造的剩余价值即利润归还全体人民共享分配,不允许资本家独占生产资料和独吞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是将生产资料由资本家独占,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由资本家独占,不允许雇佣劳动者参与共享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即利润分配。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目的,就是为了剩余价值即利润。让资本家独占剩余价值就是资本主义,让全体人民去占有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主义!现在是:打着走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道路的旗号,干着资本主义的勾当!

  大锅饭,三十年来被资本主义小人骂,成了贬义词,原因就是他们想自己多吃小灶,我们看,社会主义的性质就是大多数人民平等生存,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屋,没有谁敢搞特殊化,即使你是省长,也不比普通群众多什么特殊的权利,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一个大锅里吃饭,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这样的大锅饭才真正体现了人人平等。而大锅饭不等于大家白吃白喝,不劳动不奉献,而是大家创造的劳动成果,大家在一个大锅里吃,这才是社会主义性质。而小锅饭,多是干部吃的,有钱人吃的,无形中培养了社会不平等思想,吃小灶,住别墅,和劳动人民脱离,这那里是共产党干部,小锅饭的出现,造成了两极分化,而能够吃上小灶的,肯定不是劳动人民。

  吃小灶,很简单不是社会主义的,如果我们家庭,家长都吃小灶,和子女吃的不一样,你想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子女怎么能够高兴。私有化和包产到户分化了国民的团结意识,使国民成为一盘散沙。包产到户还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除病虫害,例如:一大块地分成几家,各家种的农作物不一样,农业机械进不去,去除病虫害的时候,各家不同时间打农药,结果只驱不灭。既不利于农业机械化,也不利于除病虫害。只有公有制和农民合作化,才能重新凝聚国民的团结一心。重新走上社会主义金光大道!在那个“大锅饭”时代,创造出了很多奇迹:只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就从一个真正一穷二白、叫化子起家的中国,发展到自己造出了万吨轮船,自己解决了合成胰岛素,自己生产了石油, 搞出了“两弹一星”;造出了每秒运行上亿次的电子计算机和超音速飞机;用自己的钢材架设了南京长江大桥;8万座水库,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显示出“人民公社好”。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成为一无内债二无外债的世界强国!让所有敌人都卡不住脖子的中国,让世界瞩目而望!

  政府不应该不负责任地把什么都推向市场,让市场自由竞争,那要你政府有什么用,应负起责任,领导人民有组织有计划地生产国防和人民的需用品,让人民各司其职,让各地因地制宜,如果农民去干工人的工作,如果工人去干农民的工作,如果北方适宜生产的东西让南方生产,如果南方适宜生产的东西让北方生产,如果南方人到北方去工作,如果北方人到南方去工作,就会劳民伤财。人员流动是需要车船飞机的,车船飞机的生产和运行是需要矿产资源的,人员流动还导致人们背井离乡,离开妻儿老小去外地工作,使亲人得不到常团聚,还易导致社会秩序治安混乱。

  实行计划经济至少可以呈现几大优长:第一,有计划、集约型开发资源,能够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迅速衰竭;第二,经济稳健。商品开发生产以及人力资源的应用、社会服务领域可以不会因为供需矛盾而波动或剧烈波动,价格比较稳定,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较为相应与平衡;第三,可以集中更多财力办大事和应对不测,减少贫富悬殊,缩小差别。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计划经济不仅不是一无是处而且还具优长,市场经济不仅不是万能的而且还是有不可克服的弊端。改革不能制造矛盾,更不能改旗易帜。

  1、教育改革;必须彻底摆脱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回归到“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上来。而绝不是“妄自菲薄、数典忘祖、去中国化、崇洋媚外”。

  2、医药改革;必须彻底摆脱医药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回归到“救死扶伤,爱国卫生,人民健康”上来。而绝不是“小病大治、重复检查、以医养药、赚钱第一”。

  3、住房改革;必须坚持“基本住房找政府,改善住房找市场”,彻底摆脱“一切皆市场、一切皆商品、房价涨天价”,回归到“住房用来住”的本质上来。而绝不是“炒买炒卖房地产”,投资投机发大财。

  4、养老改革;尊老爱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和传承。计划生育好,国家为主负责养老。而绝不是“依靠中外私人资本为主办养老,更不能满足于兜底和托底”。

  5、经济改革;必须革除那些破坏和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生产关系。特别是阻碍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的那些体制机制和藩篱雾霾。

  6、政治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必须将反腐败进行到底,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气候,理直气壮地捍卫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的领导下由人民举选官员和立法定规,实行有序的党主民主的政治制度,依法治国。

  7、社会改革;必须依《宪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四个全面”社会。也就是常说的建立“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绿水青山、风清气正,安居乐业、祥和幸福”的国家社会。而绝不是制度性安排“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登峰造极,流血恶心暴恐事件频发”的危机四伏的社会。

  8、军队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央军委主席要集权,决不能裁军区减军人,制造矛盾自废武功。

  9、新闻改革;必须坚持为人民党国政治服务,决不能搞新闻自由,造成谣言满天飞,实话无人信的局面。

  10、一切改革;检验改革“真伪”的实践和事实标准——是否“公平可及、群众受益”。

  我认为;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地去改。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主观或客观造成的问题和障碍,对政策的落实产生阻力甚至对抗。在这种情况下,要以对党和国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担当,敢于应对,敢于作为,敢于叫真,不等不靠,不推诿扯皮,避免好人主义,全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如今,不区别是什么事项,盲目笼统地一概认为1.“凡是主张改革都是正确的”。2.“凡是继续改革都是正确的”,也就是步当年“两个凡是”的后尘形成新“两个凡是”问题,犯了当年“两个凡是”所犯过的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错误。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在今天就是讲“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随时随地坚持真理,随时随地纠正错误”。中国应该回归计划经济制度。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复制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 - 副本.jpg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