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少办各种运动会,多为人民谋福利 近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举办一届奥运会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也是众多国家拒绝申办奥运会的重要原因。还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曾造成了巨大的财物馈赠亏空,在奥运会之后场馆也被废弃了,利用率极低,再加上投入和付出严重不成正比、裁判造成的黑幕引发运动员抗议等问题比比皆是。对于奥委会来说,如今的奥运会正在经历着无人举办的尴尬,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筹办一场奥运会最大的支出是城市基础建设、体育场馆建造维护等建设费用,这导致奥运会对大部分城市来说,到最后都成了赔本买卖。很多城市为了筹办奥运会,往往大兴土木,投入重金大搞城市建设、修建体育场馆、改善城市生态,但会后又很容易出现场馆空置等情况,并且还要继续投入重金维护。就像蒙特利尔,无疑就是最糟糕的情况,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被债务拖累了30年。 如果说当年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到2008年成功举办了一届精彩的奥运会,让国人着实自豪了一把,激动了一回的话,那么现在无休止的运动会开始让我感到恶心了。2010年广州举办了亚运会,2011年深圳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和南京又将在2013年和2014年举办东亚运动会和青奥会。此外,国内赛事也接连不断,包头举办了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浙江举办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贵州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南昌举办了全国城市运动会等等。这里除了沿海经济强市外,众多二、三线城市、西部城市也加入了举办运动会的行列。 劳民伤财的运动会何时休?举举手就算代表广大人民通过了。但是,有那么多社保的缺口,有那么多念不起书的儿童,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需要钱的时候,往往很难从预算中挤点出来。争先恐后举办运动会的城市,都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宣传自己。把自己的城市打扮得漂漂亮亮,四方宾客来了以后无不为之惊叹。这让我想到了文明城市的创建,让交警、自愿者在每个路口站着管交通,你看看秩序多好啊。但我们的文明程度真有那么高吗,自己心里有数,无非是这个时候一俊遮百丑,做足表面,混个荣誉。运动会该歇歇了,不要拿老百姓的钱不当钱,只顾自己头上的光环。城市形象好不好,很简单,多为老百姓谋福利,城市形象自然会好的,不用宣传。 2011年正在举办的南昌城运会,赞助合作金额突破2亿元,八成以上的赞助商为江西本地企业。十一届全运会,18家合作伙伴半数以上皆为山东本省企业。虽然说央视体育频道对于正在进行的城运会进行了大方位的直播,然而赛场依然出现了让人难堪的一幕:田径赛场上,能容纳5万名观众的南昌奥体中心只有1000多名观众。现场稀稀拉拉,运动员都提不起兴致。为了让观众的人数多起来,主办方只好向高校和街道发放免费门票,充充人气。中国举办运动会已成“风尚”,我不禁要问,有多少运动会可以不开? 大张旗鼓地搞体育搞比赛,难道人民的身体素质就真的上去了?还是就那么几个运动员上去了?这种搞体育竞技的方式本身就不对,只有少数人切实参与而多数人实属观战,又谈何全民素质提高呢?就是金牌都是你的,又有何用!很多运动员老来不是一身病?实验证明,运动促使肌体新陈代谢加速,使体内耗氧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活性氧”,使人容易衰老。此外,太激烈或超量的运动,也会加剧身体一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调,甚至缩短寿命。德国、美国等生理学家新近的研究也发现,过多或过量的运动,会使体内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导致大脑早衰,扰乱内分泌系统,免疫机制受损。据统计,运动员平均寿命是65岁左右,比正常人低13-15岁。 退役冠军的潦倒生活:唐颖摆地摊,才力当门卫,艾冬梅卖金牌,有人走了,有人疯了,有人无家可归。乒乓球国手张继科开豪车到女排队员林莉的父亲在工地打工,从国足名牌傍身到举重队队员生存艰难,每隔一段时间,关于退役的体育运动员生存艰难的报道总是会不断被翻出来热炒。很多奥运冠军的比赛奖金多,商业代言收入高,引人嫉妒,而更多的运动员是领取着微薄的薪水,退役后又因为伤病缠身,文化水平低而难以找到合适的谋生方式。曾经火遍网络的“冠军搓澡工”邹春兰、摆地摊的唐颖、当门卫的才力、卖金牌的艾冬梅,每一个冠军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疼的故事。 一个国家强大靠的是综合国力不是花大价钱培养的超越人体极限的运动员。体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是面向大众,面向所有人的。如果运动员个人喜爱,练练也无妨,如果为了金牌,大力发展这种项目,就是本末倒置。射击到不损害身体,但也不锻炼身体。我印象最深就是王义夫,他比赛时,每射几枪就要吸氧。我当时就很奇怪,为什么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身体连马路边的普通人都不如。跳水的问题是完全脱离群众。国家花大量钱,养大量人,除了换几面金牌,几乎没有益处。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