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人民的领袖,习近平主席 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69-1975年 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 1975-1979年 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 1979-1982年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现役) 1982-1983年 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 1983-1985年 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正定县武装部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985-1988年 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 1988-1990年 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宁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0-1993年 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3-1995年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5-1996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6-1999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 1999-2000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福建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 2000-2002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福建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1998-2002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2-2002年 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2002-2003年 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浙江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2003-2007年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浙江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7-2007年 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7-2008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2008-2010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10-2012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12-2013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13-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十七届五中全会增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十八届一中全会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十九届一中全会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二十届一中全会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梁家河、正定、宁德……40多年来,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在不同场合,总书记多次讲述他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推进扶贫工作的历程。重温这些动人往事,我们会愈加感受到他那份大爱无疆、心系苍生的扶贫情结。 人民群众敬爱习近平,因为他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让老百姓感到“离自己很近,和自己很亲”,他的身上散发出朴素无华的气息和接地气的味道。 习近平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他总是满面笑容、和蔼可亲,言行举止极富亲和力和感染力。不少人在观察习近平时,都会很自然地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他在与普通百姓交流时,会笑呵呵地说“你比我大,我叫你大姐”;对不认识自己的农家妇微笑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在与村民、村干部座谈时,会亲切地给小朋友递花生,亲手帮村民摘柚子;在四川芦山地震帐篷里,还双手捧着一小男孩的脸轻轻地亲吻;回到梁家河见到过去插队时的农民兄弟,会很自然地用力拍拍他们的肩膀,直呼小名;到北京南锣鼓巷,会笑眯眯地说:“我来看一看老街坊”,等等。 曾担任习仲勋秘书的俞惠煜说,在齐心阿姨看来,近平的为人特别像他的父亲,有些事做得和习老简直如出一辙。习老曾被毛泽东评价为“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近平被老百姓誉为“平民领袖”,当年在地方任省、地、县主要领导时,他就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平民书记”,他身上有浓厚的“平民情结”、“平民情怀”和“平民风格”,他具领袖样子,但没领袖架子,处处尽显“平民色”、“平民样”和“平民趣”,不摆架子、不“讲究”,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人们还用“大大”的称谓来表达对领袖的亲,用流行语、动漫等新的形式自发传播着习总书记的言行与细节,让一代领袖从“墙上的肖像”成了“微博上的偶像”,他因此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爱戴。 既博学又接地气,这是一种境界。只有既有扎实学历,又有丰富阅历经历;既有广博知识,又有深厚文化底蕴;既博学又不学究;既有书卷气又不会书生气的人,才具备这样的境界。博学又接地气是一个人知识、学识、见识的集合,是素养、学养、涵养的体现。 习近平既博学又接地气,把两者完美的结合和有机地统一于一身。从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就可以充分地看到这一点。在他的一系列讲话中,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特别善于用典,经常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旁征博引,擅长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他对于古今中外一些诗词典故、格言警句的运用堪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习近平就是一个特别擅长讲故事的人,他常常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阐述深刻的道理,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解惑释疑,让人想听、爱听、中听,而且“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他自己曾说:“如果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见识程度跟不上,说科技说不上,说文艺说不通,说工作说不来,说生活说不对路”,“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得“懂得多、知道得多”,就得非常博学。人们还深切地感受到,他还特别善于讲“群众语言”,常说老百姓一听就懂的大白话。大道至简。最简洁的东西往往最深刻,最通俗的东西往往最接地气。习近平的丰富经历让他了解实际、了解群众、了解基层,让他说话办事更加贴近实际、切合实际、符合实际,一句话更加接地气,言语中常常带着泥土的芬芳、含着清新的露珠、冒着滚烫的热气。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