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关键要实行上网实名实头像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网络暴力适用的具体罪名,以及对情节严重的网络侮辱和诽谤,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诉、公益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公布的信息,《意见》规定,针对网络暴力的不同行为方式,分别以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定罪处罚。 《意见》要求,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要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恶意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意见》规定,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对于是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应当综合侵害对象、动机目的、行为方式、信息传播范围、危害后果等因素作出判定。 15岁的刘学州不堪网暴走了,一家三口服毒被救活后不堪网暴走了,粉头发的准研究生女孩不堪网暴走了,武汉被撞小学生的母亲不堪网暴走了……。虽然众多的法律法规为网络暴力划出了红线,但由于网络具有虚拟隐蔽性特点,受害者依法维权举证难、网络后台及监管平台未经执法机关许可,不得泄露侵权者个人信息等现实问题,违法行迹难以被揪住,严重违法犯罪者难以归罪量刑。导致这些网络暴徒,每次恶果产生后只是暂时性地偃旗息鼓、销声匿迹。 但这种滋生罪恶的温床或者土壤并没有被捣毁或者改良,因此只要有下一个目标出现,那些“网络暴徒”还会蜂拥而至,乱喷一气,为害社会、贻害他人。生命天平的这一头,是一条条活生生陨落的生命;另一头则是一堆堆“虚空”的账号,以及附着在之上的一个个缺乏基本同理心的自以为是的嗜血动物,残忍而又讽刺,罪恶而又无奈。依靠民间力量很难为这些受害者讨回公道,强烈呼吁国家公诉机关强力界入,网络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组织机构通力协作,依法严惩网络软暴力,还受害者公道,让他(她)们在九泉之下能够安息。 近年来,假民意煽动舆情和有关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概念,一直是个高频词,也是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亿的电信、网络诈骗,更是让无数被骗者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了因为被骗而家破人亡、自杀身亡、集体上访等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安宁,也给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逼得一些企业和居民放弃了使用某些平台,恢复到传统交流和运行方式。 我认为: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关键要实行上网实名实头像。前段时间,继微博、抖音等平台后,最受欢迎的社交通讯软件微信也宣布,将在用户发布内容时强制展示地理位置信息。我认为:网络不但要公开用户IP地址,还应该实行实名实头像制度。此举不但可以有效整治键盘侠,防堵境外势力在网上带节奏。“防止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等不良行为”;还可以杜绝假民意煽动舆情和电信诈骗。 各种诈骗行为,都是通过在平台设计网站、在平台建立联系方式、通过平台给企业和居民发送各类信息进行的,企业和居民也正是因为相信平台才相信了这些违法信号,最终被不法分子伤害的。平台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必须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如果平台没有这样的“防火墙”,很显然,就不能对外提供服务,不能对外运营,不能成为一种交易活动平台。要让网络平台认真地接过防网络诈骗的责任,并层层分解到平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人,共同承担起预防网络诈骗的责任,有效杜绝和减少网络诈骗。 在“流量至上”的畸形导向下,一些自媒体博主、网络从业者,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以体验奢侈生活为卖点,制作各类“炫富视频”在网络空间传播。“18岁北美买房、20岁喜提玛莎拉蒂”“金箔冰淇淋、银粉蛋糕”“天价烤鸭、牛排”……种种行为滋生出不劳而获的错误认知,是互联网世界里的负面现象,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增加违法违规成本,坚决遏制不正之风,维护良好网络舆论秩序,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未成年人是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保护群体。截至2021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1.6%、网民规模突破10亿,其中6—19岁的网民规模达1.58亿。这个社会信息大平台既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更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就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同时,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廓清障碍,为培树青少年正确价值观汇聚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盈网络空间,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清除杂草更好的方法,是在地里种满庄稼”。在利益驱动下,刻意炫富等现象恐怕很难禁绝,也可能在换个“马甲”之后重新登场,网络的前台和后台,都应该公开用户IP属地,实行实名实头像制度。必须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包容多样与有力管控统一起来,让正确的价值导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作为的平台共同发力,实现源头治理,以期治标更治本。一方面,要设好“绿灯”,厚植文化土壤、弘扬新风正气,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另一方面,要常亮“红灯”,不断加大对低俗、庸俗、媚俗等网络内容的整治力度,涵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当今世界,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已成为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在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实名制好处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方便安全。你若发表的言论是为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留下真实姓名怕什么,你若揭露一些不良之案件是真实的,就应不怕报复地留下真实姓名,帮助有关部门破案解决,邪是压不了正的,要有正义的心还要有正义的胆才行。 良好的网络平台应该是宣扬正能量谴责负能量,不应该只有负能量没有正能量,当前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一打开网就可以看见。中国应该建设一个使人不敢胡言乱语的制度,要理直气壮地实行网络实名实头像制。不要仅实行目前的网络后台实名制,公权力要查出发布者是十分容易的,但个人要查出发布者是十分困难的,导致一些人无所顾忌地胡言乱语散布谣言,无端攻击他人谩骂他人。并进行普法宣传,使人人都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胡说乱语是要受到法律惩罚的,另外,对举报胡言乱语者要进行奖励。 世界上任何的政党,历来都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都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实践充分证明,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抓紧抓好抓牢。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