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去年河南有人抢蒜瓣,今年河北有人抢花生 近日,花生种植户马驰在河北廊坊大城县大尚屯镇大会罗村租种植了30亩地花生,采收在即遇上村民将其全部盗拾,造成损失约9万元。马驰一家多次阻止未果,盗摘花生的村民还反呛“报警有什么用?”。25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现村委会和当地警方已介入处理。 12月23日,河北农民频道报道,辽宁葫芦岛人马驰在河北廊坊大城县共租用900亩地种植花生。但其中位于大尚屯镇大会罗村的30亩地却在采收之时遭遇盗摘,造成经济损失约9万元。在马驰提供的视频中,这些来摘花生的村民有的开着三轮车,有的推着电动车和自行车前来,全部自称是来“捡花生的”。还有一位妇女称,公安局的是我兄弟,(报警)有什么用?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仍有村民前往地里摘花生,面对记者的镜头也不愿将花生归还。 据马驰介绍,12月16日,家里人刚开始在地里收割,部分花生秧子收起来后还晾在地里,准备第二天摘。结果17日,家人在地里看到,不仅大部分花生秧不见了,还有几十人在地里摘起了花生。马驰与家人一起上前阻止,摘花生的人却抱着一袋袋花生不管不顾往外走。随后几天,还有人继续来地里捡花生。视频就是这几天拍下的。 马驰说,30亩地的花生价值大约9万元,其中有部分花生已有人支付4万元定金买下,现在无法交货了。除了经济损失,他的母亲还在阻拦过程中,被摘花生的人推了一把导致手掌受伤。12月9日,他的父亲用机器在地里打花生时,就看到有人偷摘花生。忙着阻止村民偷摘,打花生的机器绞上了草,马驰的父亲回过头来处理机器时,被截断两节手指。 12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马驰。据马驰介绍,他们一家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此前一直在大连市承包土地搞农业种植。今年听说廊坊市大城县大尚屯镇和广安镇一带的土地不错,于是家人就联系当地,共租用了900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花生。此次被盗采严重的花生地正是租用土地的其中一块。 “23日晚上节目播出后,村委会和警方都已经介入了。因为我拍了视频,警方可以根据视频追查。警方说他们可以根据盗摘的花生数量和金额进行批评教育和拘留,已经造成的损失得靠我们自己去追究赔偿了。”马驰说,这些来偷花生的人他都不认识。大会罗村有四五千人,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本村的。 两位大会罗村的村民也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电视节目播出后,盗摘花生的事在村里也传开了。其中一位村民称,以往村里有人会去已经采收过的地里,捡拾一些漏摘的花生,但从没见过报道中这么多人采摘的情况,视频中的村民也都是陌生面孔。马驰表示,村里其他种花生的人平时也会雇人看管地块,自家租的900亩地比较分散,不好集中管理。虽然雇了两个人专门看地,但还是没管住。 马驰说:“今年收成不好,本就已经有10多万的损失,现在还遇上这种事。地块只租了一年,明年就不这里种了。”25日,记者致电处理此事的警方,询问处理进展。对方表示采访需联系大城县公安局宣传部门。果然“报警没用” 去年9月16日清晨,河南商城县发布最新通报称,15日下午发生在该县境内的货车侧翻掩压路边群众事故,已完成救援,确认现场死亡2人,在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6人,另有11名伤者情况稳定。然而在官方通报出来前后,外界对死伤者似乎并不同情,甚至有声音认为,他们当时在哄抢蒜瓣,实属咎由自取。 15日上午,一辆运输蒜瓣的外地货车在商城境内、距安徽约1公里的乡道上发生侧翻,车上的蒜瓣倾泻一地。附近两省的居民闻讯赶来,按官方说法是“捡拾”蒜瓣。当天下午4点25分左右,一辆载运碎石货车经过时发生侧翻,掩压了围观和捡拾蒜瓣的人,导致8死11伤的惨痛结局。 到底是“哄抢”还是“捡拾”蒜瓣,当地人和外地人产生了分歧。哄抢毕竟难听,几乎是一种恶习,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死伤者捡的蒜瓣不是整包货品,而是司机明确说不要的零碎。可在批评者看来,这没什么区别,都是占便宜的心态。如果不是冲着摔落的蒜瓣,也不会发生第二起致命车祸的恶果。 从地图看,两起侧翻车祸发生的乡道路面狭窄,在前车被吊起来之后,到运碎石的肇事车赶来,这期间的路面上想必很热闹。运碎石的货车很可能因为超重,或看到前方人群时已急刹不及,一打方向就翻到了沟里——如果那些人不在沟里,那就是普通事故,但沟里满是捡拾蒜瓣的村民。 因为之前发生过多起道路上的哄抢事件,外界一下子将商城这次事件看作新的案例,可怜死伤者的遭遇,同时认为他们有可恨之处。这是哄抢事件变成一种社会现象之后,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表现。这种情况下,纠缠于“捡拾”不是“哄抢”,可以理解为了面子,但意义不大,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要去占那个便宜? 哄抢或捡拾事故车辆倾翻的货物,商城不是第一起,肯定也不是最后一起——8月4日凌晨,一辆大货车在江苏盐城东台的一条高速上被追尾,部分冷冻猪肉摔落到高速路外的村道,附近居民用三轮车、电动车哄抢了7吨,货主损失近30万。随后,东台市委道歉并表示遗憾,警方跟进调查并行拘了5个人。 在东台这起事件中,“捡拾”与“哄抢”同样没有界限,参与者谈不上死伤,但同样承受了行政处罚的后果。8月27日,广西防城港东兴市通报,该市海域内一艘装满榴莲的货船侧翻,当地村民不顾劝阻,下海打捞榴莲回家食用,最后导致523人中毒。通报下方的评论区里一片“活该”声,几乎没人同情那数以百计的中毒者。 防城港的哄抢事件中,“不捡可惜,太浪费”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它出现在绝大多数道路哄抢事件中。许多人在推敲到底是“哄抢”还是“捡拾”时,会受到博大精深的中文定义的困扰,但这实际上不复杂:无论是对事故散落的货物,还是其后舍弃的东西,既然都不是自己的,还是克制占有的欲念,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 哄抢或捡拾遗留货物,如何能从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变成可见的社会约束,那就是警方应该严肃看待哄抢事件,划出一条清晰的行为规范。如果这种主动作为、明确界限的公开警告多了,也能帮助人们理解道路上失落的、无主的物品,它们属于不该碰的东西,不用因为“不拿可惜”而去占便宜。 不要因为占便宜,让自己和他人陷入危险,这很像是老生常谈的说教。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却一次次在“哄抢”事件中反反复复地被无视。围绕道路上散落物品的取态,肯定还会随着新的事例争论不休。商城人为捍卫地域尊严,反击“哄抢”的定性,可如果拒绝加入更深层的反思,仍会落入要面子不要命的俗套。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