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 长期以来,司法机关基于城乡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现实背景制定的这种赔偿标准,在同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者往往因为城乡户籍身份不同导致赔偿数额不同。但随着城市户籍放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差异化赔偿标准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对农民来说,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降低了举证难度,能够更好实现权益。 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司法为民的生动诠释。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三年后,终于发布了《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城乡区分的赔偿标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希望各地司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新司法解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公平感。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六个条文。主要内容是: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由原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将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不再区分城乡居民分别计算,而是统一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城镇居民指标计算。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使农村居民能够更好地分享到改革的红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说,修改《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能够更为充分地保护受害人利益。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改变了以前对城乡不同户籍身份的居民认定赔偿数额差距较大的情况。 比如,受诉法院地在北京的农村居民受害人死亡,如果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2020年度农村居民指标计算,最高可获得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约102万元,而《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修改后,居住在农村的居民也按照城镇居民指标计算,最高可获得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约234万元,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保护受害人尤其是农村居民受害人的利益。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