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不应该实施延迟退休 最近两年,我国失业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5.4%。2024年1月、2月数据公布,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失业率分别为14.6%和15.3%,均大幅高于同期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局数据还显示,2024年1月、2月,不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分别录得6.2%、6.4%,略高于同期总体失业率1个和1.1个百分点。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策部署,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根据宪法,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 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亦不例外地遭遇了经济增长放缓与就业压力增大的双重困境。其中,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提出,旨在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但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特别是关于其对就业市场,特别是年轻人就业的影响。 渐进式延迟退休与就业难的悖论,核心在于资源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冲突。一方面,延迟退休政策旨在通过延长工作年限,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年轻人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延迟退休被担忧会进一步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形成“挤出效应”。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必然减少了年轻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